潛活:公寓日誌: 馮博一 策展

12 April - 11 May 2008

我的地盤,看我的 —— 關於潛活:公寓日誌藝術展

文/馮博一

 

 

在現代社會裡,如果要選擇一個最能直接體現個人生存方式、生活狀態與生活趣味的空間,那就非個人居住的公寓莫屬了。我們需要最原始的生存庇護,但那已不再是簡單的住所空間,這一功能性的需求,正逐步被現代化的生活方式所代替。換句話說,我們對居住空間的要求不再是簡單地一個可以擋風避雨的場所,我們關注的不僅是把目光投放到我們的周遭環境,更多地還是那些和自己身體有著直接接觸的部分與空間。在這個帶有私密的隨意的居住空間裡的「潛活」,抑或「淺活」的狀態,也許最能反映和體驗到一種個人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與感受。而生存的處境、狀態是決定著藝術家藝術創作的價值取向之一。

 

對中國上世紀 50 、 60 年代出生的藝術家來說,他們是在相對單一、穩定的經濟與社會中長大,在不穩定的政治運動中體驗人生;而現在這批年輕藝術家與之正好相反,他們是在穩定的政治環境中長大,在不穩定的經濟與社會生活中體驗人生。當下,隨著資訊時代的到臨,電腦技術的支撐,使得多樣性的生活方式成為可能;資訊的無界限流動,使得價值觀隨之發生顯著變化;網路的繁盛,使奇人怪事層出不窮;新的模擬空間,打破了人與人之間的傳統界限,只要有勇氣和智慧,就可以盡情展示個性。個性的張揚既是當下文化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決定了這些年輕藝術家另類的特質。他們的價值在於總是從自己的欲望出發來給予自己真誠的喜恨愛厭,既不高尚到考慮大大小小的集體利益,也不低俗到單純追求物質功利。他們對生活極端個人化的選擇、對感官刺激的極其迷戀和勇敢而熱烈地宣洩,或許也造成了他們的文化觀、價值觀、道德觀的分眾化趨勢。

 

因此,這次展覽以「潛活:公寓日誌」為展覽主題,是通過參展藝術家的不強調作品性的作品,呈現出他/她們日常現實中潛隱的狀態下的一種行為,折射並提示出他/她們的「潛活」處境。而這種「潛活」還有著「淺活」的意味,那是一種隨遇而安、淺嘗輒止的生活、創作方式——「我的地盤,看我的!」。蝸居在自己的公寓裡,避免外面過度激烈的漩渦和傷害,不必承擔所有的生活壓力,是為保護自身力量的一種方式。而這些帶有「日誌」式、記錄性作品的產生與其真實的生存空間、生活方式乃至各自的生活趣味有著密切關聯,這是他們純粹自由的生存狀態和創作立場的一種直接顯現。

 

那麼,這樣的展覽相對於目前藝術創作現狀本身,還具有明確的針對性,即中國藝術創作中存在著傳統文化、紅色經典文化資源符號過於氾濫的現象,其象徵性、隱喻性的指向過於直白和明確,或者說在藝術商業機制作用下繁多的展覽中,充斥著大量雷同的具有明確作品性的作品。而在作品裡充斥與堆砌繁多的形指、意指、能指,這是一種趨眾的不明智選擇,以至於會造成藝術創造性、想像力的稀缺,而令我們面對世界未來時的失語與缺席。依此來反觀他們這一代對生活方式態度的認知與思考,從而試圖尋求其與藝術創作之間的潛在關係。而觀者或許希望看到當下藝術的創作現狀,還希望瞭解這種現狀是如何發生的解釋。也正是這種現狀的表層背後隱藏著深層的原因,才使生存的原初狀態成為一種真實自我的有意識體現。

 

是為策劃此次展覽的理念、目的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