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劇場: 陸先銘 個展

8 November - 2 December 2008

城市的紀念碑

 

文/張晴文

 

相較於過去的作品,陸先銘 2008 年個展「城市.劇場」的新作,多了些刻意冷靜處理的部分。承襲自以往,或者可以說,重新審視過去建構起來的幾個創作主題,包括 1991 年至 1996 年的陸橋系列, 1997 年之後的人物系列。陸先銘從媒材的混用著手,企圖賦予這些主題更多元的意涵。

 

在過去的繪畫作品中,霸佔畫面的龐大建築物是唯一的主角。這些交通建設諸如陸橋、快速道路,以沉重的量感說明了藝術家對於城市的印象。這些帶有陰鬱色彩、大量躁動筆觸構築而成的水泥鋼筋之物,被塑造為支撐城市發展的動脈,那些橋墩巍然聳立,像是一座城市的紀念碑。而今,畫面中的橋與路依然存在,改變的是橋的形象被以塊面的不鏽鋼材替代,拋光如鏡的金屬成為畫面中一個抽象的存在,它做為線條造形的集合,平整而光潔,彷彿所有具體的事物都被壓成一塊無形的魂魄,籠罩在暗黑的城市背景之上。那些原本如實描繪的細節,化約為平滑的幾何造形之後,畫的四周同樣以厚重的金屬為框,偶有突出的螺絲釘鑲在邊緣,如同一幅城市的紀念照,凝止了畫面背後流動的時間感。金屬看似俐落而光彩,卻也帶有悲壯的永恆意象。

 

在陸先銘的作品中可以發現,自 1990 年代初始的,屬於台北城市成長的肖像,在近二十年後的再度觀看、描繪,有著相似的景貌,然而其對於城市生活的評價,歌頌中還是帶著批評。表面上看來,構成城市流動意象的中介之物——路與橋,依然龐大而使人仰望,它們在今天看來多了幾分復古的味道,像是一種老式的進步意象。雖然現實生活中它們仍做為空間轉移的重要過道,卻從未成為城市生活的焦點所在。

 

撿拾城市片段的人事地物,陸先銘以紀實的眼光擇取了紀錄的對象。在近作中,突出於畫面、銳利鋪陳的那些不鏽鋼片,不僅造就了立碑式的影像,也可以視為他重新盤整二十年來創作語彙的結果。他選取代表性的物件並將其簡化為抽象的造形,在既有的基礎上再翻轉一回,加重個人色彩的表現。

 

除了城市裡的建設,另一條發展的軸線則是對於城市小人物的描繪。從藝術家個人生活出發的觀察,遍及身邊的人物,以及那些被廣義稱為「市民」的群眾,尤其社會邊緣的老人、攤販,那些被主流社會視為問題核心的對象,往往在個人情感上成為難以割捨的存在。自 1990 年代起,陸先銘隨時攝影記錄身邊的人事物,在生活的周圍搜尋畫面,挑選適宜的畫面入作。經常,一幅縈繞心頭的景象一時未有機會呈現在作品中,卻從未被他淡忘,十幾年後,可能就是作品裡凝視觀者的那個人像。

 

2008 年的幾幅新作,延續城市夾縫中求生存的小市民列傳。人物的取材,除了街頭所拍攝的不知名人物,也有身邊熟悉不過的朋友。陸先銘將他對於這些人的觀感納入畫作之中,例如「悍圖八仙」系列,將悍圖社的創始成員結合民間的八仙傳說,除了以傳奇的虛構奇想對應這些藝術家多年的創作堅持與情誼,也有意以個人的主觀建構一則屬於台灣本土的歷史。這一系列的創作除了大尺幅的畫面,還有不鏽鋼的厚重邊框,下方的 LED 字幕顯示每個人的生日,以及展出當下的時間,希望以點狀流動的光亮燈示,捕捉無可現形的時間感。畫面裡凝結的人物形象與幽遠背景,被結實的金屬邊緣框限起來,可見藝術家為其樹立典範的意味。

 

陸先銘在創作自述中提及:「二十一世紀的台灣,現代科技卻空寂疏離,文明的冷峻與人性溫潤的糾結,纏繞出新世紀島國的迷樣風情,交錯複雜地情愫包覆著結構性的雄偉,堅實的骨架撐起的卻是纖弱而敏感的神經。」於是,近期作品在油畫、金屬材質、 LED 燈具的交互作用之下,寫出屬於陸先銘所定義的台北地誌。在這塊土地上生長、堆積的人物與事件,被他以史家之筆記載下來。不斷轉換的呈現方式,其實維持一貫的理念。藝術家以「劇場」的觀點視之,在不同的戲幕之間撿拾城市缺零碎屑般的片段,等待有朝一日,它們都將成為歷史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