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了你: 彭薇 蘇州博物館個展

14 January - 12 March 2017 耿藝術文化基金會

  繼大英博物館藏文藝復興素描展之後,蘇州博物館現代廳又將迎來一次詩意而當代的變身。藝術家彭薇將攜其五年來的50餘件作品,在貝聿銘設計的園林空間裡用水墨營造出一個融貫中西的對話場。   

 

  由蘇州博物館主辦,北京畫院、耿藝術文化基金會協辦,北京畫院美術館副館長吳洪亮策劃的此次展覽是彭薇新系列「雅謌」的首次亮相,也是蘇博現代廳最大膽的一次展示:整個空間將以半透明的材質包裹,分割為綿延的空間,如抽絲剝繭,利用遮擋、指引、纏繞的視覺幻術,引導觀眾層層深入,展開另一種不同于中式園林的「移步換景」。

 

  此次展覽延請日本「別音設計」的建築師豊田啓介做空間規劃,繼臺北「圓滿的旅程」展之後與彭薇二度合作。他以彭薇廣為人知的「好事成雙」絹鞋的質地為基調,從蘇州園林的曲折通幽和貝聿銘設計蘇州博物館的幾何直線中獲得啟發, 依據彭薇作品的形態與系列,將展覽分為「花園」、「旅程」、「神殿」三部分:

「花園」集中展示大幅「遺石」系列作品《此處取決於偶然》和小山水冊頁《人生中最美好的事物總是免費的》等。觀石如觀山,可遠眺亦可近玩,錯落的布列形成迷宮般的格局,將二維的繪畫作品延伸出三維的空間關係,亦與蘇博中貝聿銘平面化的假山石形成諧趣的呼應。

 

  「旅程」的半透明帷幔巧妙地借助天光,以無迄無終、周而復始的圓型弧線,容納長卷「遙遠的信件」系列和絹鞋「好事成雙」系列,數件六米窄幅長卷的精細水墨和螺絲殼裡做道場的男歡女愛,資訊極密,幾乎一步一景。「遙遠的信件」系列以西方文藝史上的往來信件取代中國古典繪畫的題跋。此次展覽的作品裡,桑塔格致博爾赫斯的信件,討論書籍的消失,永恆與當下的糾纏;奧利匹亞的故事,借印象派之口為馬奈抱不平,討論藝術史上的偏見,都可視為畫家內心的命題。西方亦是東方,結束也是開始,人的悲歡離合,文明的隱秘代碼,彭薇作品中所傳達的輪回哲思,在互文式的空間裡顯得更加余意悠長。

 

  「神殿」中亮相的人物群像系列「雅謌」是彭薇的新作,亦是她首次嘗試用大的尺幅筆墨表現人物,這一系列的靈感即來自蘇州遊園。「我以往的作品裡有個一以貫之的共性,就是物與人的關係,我想突出繪畫的物質性,不管是睹物思人也好,物是人非也好,在物上面投射出的都是人的情感,人的命運。」在之前「遙遠的信件」裡,人只是群山萬壑中一個微小的、指涉般的存在,但這一次,人從山水中被獨立了出來,被推到了台前。

 

  當你看到「我想起了你」時你想起了誰?彭薇立足於普適於任何人的情感,描繪的都是沒有具體名字的普通人,但他們所處的情態:友誼、相思、獨處、怡然、悵惋……卻是無古無今的,甚至帶有一絲波普式的幽默。在文明的歷史之上,「人本」從「神本」中脫胎而來,人理應受到跟神性同等的尊嚴和對待,在展廳的盡頭,這些悲歡百態的人物,跟大型裝置作品一起,被陳列進白色絹幔圍繞而成的「神殿」,述說人與萬物、人與諸神的平凡與光芒。

 

  耿藝術文化基金會亦誠邀您于新春之際探訪姑蘇,浸潤于彭薇水墨的溫雅與智性之中。

 


 

彭薇

1974 年生於成都, 2000 年畢業于南開大學東方文化藝術系,獲文學學士和哲學碩士。 2000-2007 年任北京《美術》雜誌編輯期間開始創作, 2007 年任北京畫院專職畫家。現居北京。  2000 年以「遺石」系列為開端,彭薇先後創作了「繡履記」、「錦繡」、「繪畫裝置」、「好事成雙」、「遙遠的信件」、「扇緣」等系列,涉及平面繪畫,三維裝置、錄影、攝影等多種藝術形式,成為中國當代藝術中以水墨媒材進行創作的代表之一。彭薇憑藉傳統中國繪畫的手段和個人化的目光,將古典與當代連接,東方與西方對接,尋求過去與當下的平衡。先後在紐約、香港、臺北、北京、上海多地舉辦個展,作品亦被美國波斯頓美術館、三藩市亞洲藝術博物館、紐約布魯克林美術館、香港 M+ 美術館、中國美術館、香港藝術博物館、廣東美術館、何香凝美術館、北京畫院美術館、瑞士 Sigg Collection 、法國 DSL Collection 等多家機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