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 年出生於台灣台北
現居、創作於台灣台北
畢業於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英國倫敦藝術大學 Goldsmiths 學院,畢業於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博士班。 2007 年於韓國高陽藝術村駐村期間被當地美術館與策展人注意,所創作的《開到荼靡之變形記》參加 2008 年釜山雙年展,是國內少數以繪畫見長受邀參展的年輕藝術家。 2003 年應邀於台北當代藝術館以個展形式展出挪用明清花鳥畫的「開到荼靡」系列。
從蘇孟鴻的繪畫、絹印版畫、裝置與雕塑的創作歷程,可看出蘇孟鴻試圖將中國傳統的花鳥畫改造成一種艷俗浮誇的視覺圖象,或者用立體裝置的方式,將它們變成一種更感官訴求的文化符號。作品中經常挪用清代中晚期畫家的花鳥元素,其圖像符號並不單純是社會符碼的嘲諷與普普化,這些花鳥代表的是貴族與文人品味。蘇孟鴻一系列的創作中,讓人最無法迴避的就是那揮之不去的郎世寧圖像挪用,這些圖像的挪用與取樣,就宛如 250 年前的郎世寧畫《碧桃家燕》、《荷花蝴蝶》、《畫瓶花》、沈振麟畫《繪神花》與汪承霈畫《牡丹富貴圖》的心情一般,宮廷在上,雖志不能伸,但不論媚俗或雅緻,仍有無人稱的快意,隱隱閃現於下筆之一瞬。
個展經歷包括「異己國情調」(耿畫廊,台北,2021)、「香.奈.兒」(耿畫廊,台北,2019)、「帝國畫師」(耿畫廊,台北,2016)、「罌粟.金蓮.多巴胺」(耿畫廊,台北,2012)、「開不到荼靡 — 以蘇孟鴻為名」(伊通公園,台北,2007);聯展經歷包括「版面.對話 — 台美版畫交流展」(紐約台灣書院,駐紐約台北文化中心,紐約,2016)、台北雙年展(2014)、「反堵:亞洲當代藝術的壅塞文化」(南坡公園藝術中心,布拉克內爾,英國,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