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塞道夫國際藝術博覽會 2018

Areal Böhler 16 - 18 November 2018 

 

耿畫廊首度進軍歐陸博覽會,將參與Art Basel瑞士母公司MCH集團入股四分之一的2018年杜塞道夫國際藝術博覽會,耿畫廊以「原點-華人現代抽象之初」為題,追溯華人抽象藝術的的起源,將呈現三位重要華人藝術家吳大羽、趙無極、蘇笑柏的精采之作。

 

吳大羽是第一個將華人現代主義藝術從具象帶往抽象的畫家,他構建了自己完整的藝術體系,以一個人的美術史,填補了中國現代美術史上一段長時間的空白。吳大羽除了創作在藝術史上所佔有的重要地位外,亦培育出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等第二代兼融中西藝術的畫壇翹楚。在這以華人美學思惟為經,西方現代藝術理論成緯所構築的彩墨藝術樣貌中,融貫中國文人筆墨風骨的東方抽象大師趙無極(1921-2013) ,以及將物性記憶的意緒唯美雋永形上存在的蘇笑柏(1949-),兩代震動亞洲的藝術大家,則以不同時空的解讀承續藝壇先鋒吳大羽所開拓出的藝術思維,在精煉歷史性的文化符號中,開展跨越文化經驗的表述──於各自的藝術語境中,繪寫工藝與藝術、傳統與當代的對話。

 

本次展出以吳大羽的小幅抽象彩繪紙上作品揭起華人現代主義於抽象繪畫的開端,吳大羽的彩繪紙上作品《無題》系列以用心眼述說現實,實驗於各種物象由形體轉化為心象、幻象的可能;趙無極的創作以融合抽象形式與中國繪畫的氣韻,啟發無數現當代華人創作者,即將展出的抽象墨彩《21-2-92》,以水墨的潑墨及皴擦技法,將油彩錘鍊成水墨一般地豐富中性調。而十月甫於西日本最大美術館兵庫縣立美術館推出磅礡個展「無時無刻」的蘇笑柏,則為展位帶來全新作品,蘇笑柏將抽象平面轉為半立體的作品,展出的《藍盈盈-1》、《藍盈盈-3》、《水洗藍》,從不同的面向呈現藍色的多變、深邃、輕盈,以繁複的創作過程,對比簡約精煉的畫面,使繪畫成為一種跨越文化經驗的自然表露,並開展出工藝與藝術、傳統與當代的對話。

 

這三位藝術家的藝術創作養成同時受到現代主義思潮下,使得「東方」與「西方」、「抽象」與「寫實」,這兩組相生又相對的元素,不斷在他們的作品中顯現,他們持續透過創作締造對過去、當下、與未來的想望。耿畫廊希望能夠提取這些經典作品之間毋須言語的共鳴與默契,帶領觀眾回溯現代性發展過程中,東西交會的視覺文化印記。

 


 

吳大羽
在各派現代藝術運動蓬勃發展的二十世紀初,吳大羽遠赴當時各國藝術先鋒齊聚的巴黎習藝,浸淫於野獸派、表現主義、立體派等現代藝術探索,於色彩理論與形式表現中,揉入中國書道和文人水墨畫的寫意筆法——並依據勢象丶光色丶韻調三方面結合;將革命性的西方色彩藝術理論導入,於繪寫意韻的東方藝術哲思融會轉譯。提出的「勢象主義」註2(Dynamic Expressionism)哲思,為趙無極、朱德群、吳冠中等後代中國抽象繪畫巨擘所承繼的創作核心,形塑與西方戰後抽象浪潮同步的東方體系。


趙無極
出生於北京書香世家,爾後旅居巴黎。14歲時進入當時以現代化美術教學聞名的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就讀,師事於同樣身為一代藝術大師的吳大羽與林風眠。就讀期間,趙無極不僅深受印象派明朗而輕快的調性吸引,更在塞尚、馬蒂斯、畢卡索等西洋現代主義大師的藝術風格影響之下,創作了一系列接近後印象派的作品。1948年遠赴巴黎留學,結識一群活躍於巴黎的抽象藝術家,爾後隨即於法國庫茲畫廊舉行個展。從一開始企圖擺脫中國傳統文化背景,到融合西洋抽象繪畫與東方文人意想的美學精神;趙無極以看似西洋抽象表現的繪畫形式,於畫面上的抽象結構探索、投射與文學、意境、風骨相關的中國古典文化的核心。


蘇笑柏
1984年進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研修班學習,1987年獲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文化藝術獎學金,進入德國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研究生班及大師班深造,師從克拉菲克(Konrad Klapheck)、里希特(Gerhard Richter)及呂佩爾茨(Markus Lupertz)等現代藝術大師。

2002年開始,蘇笑柏嘗試使用油彩、大漆、麻布及木板等材質代替油畫布,把大漆和麻布定位在純粹的構圖框架之中,堅守著硬邊的紅、黑大色塊構架,探尋繪畫手段作為繪畫本身獨立存在的可能性,將各原質與漆料間的對話轉化,畫面精美雋永而富有侵入般的雕塑感;感性而圓潤的立體邊緣,磨損龜裂的細膩紋理,似是擁有各自的歷史軸線,以介於雕塑與繪畫間創作語彙,體現存在本身的感知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