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故事的房间
彭薇 21 April - 5 July 2023展覽名稱|彭薇 · 有故事的房间 展期期間|2023.04.29 - 2023.07.05 展覽地點|北京南池子美術館 展覽介紹 在三年來的新作中,彭薇化身為“講故事的人”。60幅繪畫,20個動畫短片,構築了具有情感關聯而又各自獨立的畫面和影像。畫中的故事沒有邏輯,呈碎片化,借自敦煌壁畫千回百轉的建築樣式,藉以拼合重組,又在動畫中拆解挪移,與南池子美術館的中式庭院,合成空間的配置。 生活,夢境,閱讀,觀看,古代的傳說,友人的交談,是彭薇匯入“故事系列”的經驗來源。頭緒紛繁,多樣而奇異,正是女性經驗的原生態。在以古人虛擬的畫面中,故事有如絮語,絮語構建故事,斑斑點點的內心困擾,其實是渴求圓滿棲居的女性願望。 在海量信息終日傳播的今天,我們“講述和交流經驗的能力”,正在消失。本雅明說:“講故事的人取材於自己親歷或道聽途說的經驗,然後把這種經驗轉化為聽故事的人的經驗。”這些作品試圖在繪畫和影像敘述中,重拾“講故事”與“看故事”的雙重經驗。繼續 -
2023 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
蘇笑柏、索菲普.皮奇(Sopheap Pich)、彭薇、蘇孟鴻、常玉、朱沅芷 21 - 25 March 2023► 耿畫廊|2023 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香港灣仔港灣道1號) 展位|3E13 參展藝術家|蘇笑柏、索菲普.皮奇(Sopheap Pich)、彭薇、蘇孟鴻 特別展出|常玉、朱沅芷 開放時間| ▋貴賓預展 ▋ 03.21(二)12:00 - 20:00 03.22(三)12:00 - 17:00 03.23(四)12:00 - 14:00 03.24(五)12:00 -...繼續 -
召喚記憶:超越中國傳統的藝術
張宏圖、彭薇 10 February - 2 July 2023Exhibition|Summoning Memories: Art Beyond Chinese Traditions Date|02.10.2023 - 07.02.2023 Veune|Asia Society Texas Opening Reception and Artist Talk|02.10.2023 17:30- 20:00 17:30: Artist talk with guest curator...繼續 -
2023 新加坡國際藝術博覽會
蘇笑柏、彭薇、蘇孟鴻、袁慧莉 11 - 15 January 2023► 耿畫廊|2023 新加坡國際藝術博覽會 地點|新加坡濱海灣金沙會展中心 (新加坡貝夫蘭特大道10號) 展位|BE03 參展藝術家|蘇笑柏、彭薇、蘇孟鴻、袁慧莉 開放時間| ▋貴賓預展 ▋ 01.11(三)14:00 - 21:00 01.12(四)11:00 - 12:00 ▋公眾開放 ▋ 01.12(四)12:00 - 19:00 01.13(五)12:00 - 19:00 01.14(六)11:00...繼續 -
2022 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
蘇笑柏、彭薇 10 - 13 November 2022► 耿畫廊|2022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 展位|C01 參展藝術家|蘇笑柏、彭薇 開放時間 | ▋貴賓預展 ▋ 11.10 (四) 14:00 – 20:00 11.11 (五) 13:00 – 20:00 ▋公眾開放 ▋ 11.12 (六)...繼續 -
「平沙落雁 – 音樂的詩意與力量」
彭薇 19 November 2021 - 8 May 2022展期|2021.11.19 - 2022.05.08 地點|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 《平沙落雁》系列作品,是彭薇從中國古曲《平沙落雁》獲得靈感,將水墨與西方音樂家如:莫札特、貝多芬、蕭邦等的私人書信結合,並以樂譜的方式作呈現。 中國當代藝術家彭薇的裝置《記憶的遷徙 — 平沙落雁》和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收藏的中國傳統繪畫與樂器一同展出。在這次展覽中,彭薇作品展示了音樂與藝術在新冠疫情期間的重要作用。彭薇的作品由樂譜架、西方作曲家的信件、以及繪畫組成,向克利夫蘭管弦樂團及全球的音樂家致敬。展覽還陳列了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拉爾夫.金(Ralph King)收藏的樂器,並慶祝克利夫蘭管弦樂團回歸舞台。在疫情期间, 彭薇的作品與管弦樂團的回歸是對克利夫蘭本地社區的回饋。繼續 -
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 2021
11 - 14 November 2021展位 │ C01 參展藝術家 │ 彭先誠、薛保瑕、彭薇 尊貴藏家預覽 11.11 (四) 2:00 - 8:00 p.m. 尊貴藏家預覽 11.12 (五) 1:00 - 8:00 p.m. 公眾日 11.13 (六) 11:00 a.m....繼續 -
想像的相遇—《神曲》對話《山海經》
彭薇 6 November 2021 - 20 February 2022藝術家|彭薇 參展名稱|想像的相遇——《神曲》對話《山海經》 參展時間|2021.11.06-2022.02.20 參展地點|上海明珠美術館 恰逢「義大利語之父」但丁逝世700週年,「想像的相遇——《神曲》對話《山海經》展」在安藤忠雄設計的上海明珠美術館舉辦。展期為2021年11月6日至2022年2月20日。 展覽由史詩巨著《神曲》手稿與5位意大利藝術家和與之呼應的中國上古奇書《山海經》關聯的7位中國藝術家精彩之作構成。70餘件多元媒材作品,涵蓋繪畫、版畫、剪紙、裝置、影像等形式。 彭薇正在創作的最新系列「我們都需要故事」首次呈現於展覽中。這組繪畫與動畫的新作借鑒於敦煌壁畫61窟的建築圖式,是使用多維度,多媒體敘事的新嘗試。 如果說2017至2018年的「七個夜晚」系列旨在講述平行空間的故事,「我們都需要故事」則是企圖探求縱向空間和橫向空間疊加的敘事方式。 作品由若干「塔」空間裡層層遞進的故事組成,進而衍生出更多的形式如:小幅繪畫和動畫。它們既似「塔」的故事的延伸,又似高塔壘砌之後的分解與拆離。 彭薇對「塔」的概念迷戀已久。舍利塔、巴別塔、倫敦塔、象牙塔,金子塔、雷峰塔……塔是空間的疊加,故事的疊加,抑或是慾望的疊加,精神向度的疊加。在逐層向上的塔的空間中,現實、夢境、神話傳說、聖經或佛教故事、人對生的感念或者對死亡的想像……有如碎片,被其重構、拼合。 彭薇認為:只有那種複雜多變,很難講清楚的故事才值得被講述。借用藝術或文學的虛構興許可以讓我們說出部分的真相。就像赫拉利在《人類簡史》中說:人們都需要一個大的故事。 圖片來源 明珠美術館 新聞稿來源 https://chinahot.org/finances/656965.html繼續 -
彭薇:女性空間
8 - 29 July 2020由知名藝術史學者,芝加哥大學巫鴻教授策劃的彭薇個展「彭薇:女性空間」將於2020年7月8日-29日在廣東美術館舉辦。對照四年前彭薇在蘇州博物館個展「我想起了你」,此次廣東美術館「彭薇:女性空間」是一次從內到外的徹底蛻變。藝術家由閒淡悠遠的旁觀者,變為想像力無限生長的講述者,從不介入變為介入,從過去時的懷念,進入現在時的追問,承擔起某種義務,提出問題。 展覽以彭薇獨特的女性空間意識,集中呈現2017年-2020年創作的「七個夜晚」、「Hi-Ne-Ni」、「故事新編」、「閨範」、「窺」、「夢中人」、「器世間」7個系列近60件作品,涉及水墨、裝置、影像等多種形式,通過對外在空間和內在空間的書寫再造,敘述自己對女性共同命運的體認,表達複雜而難以言說的感受。 藝術家介紹 1974 生於中國成都,南開大學哲學碩士,現居北京。她的作品結合了中國文人畫的經典美學與當代生活形態的表現方式。一襲古代漢服,一雙繡履,是她長期以來的創作題材。近年,彭薇更將她的筆墨遊戲拓展到三維空間,創作了系列繪畫裝置作品。彭薇的作品一舉逸出傳統的物質範式,在三度空間的裝置遊戲中,「國畫」在異質化、陌生化的過程中,被徹底篡改,而國畫的神韻竟不曾絲毫喪失。在藝術樣式紛繁蕪雜、畫壇日趨多元化的今日,這種突破性的嘗試其實是罕見的、稀有的,兼具傳統符號和個人風格。她不僅保留了中國傳統水墨的精華,也將水墨畫形式帶出平面,由紙上進入多維的空間,同時完整保留老祖宗的絕活,從水墨走出,最終回歸水墨。 彭薇在台北、上海、北京、香港等地都舉辦過個展,近期展覽為 2017 年於蘇州博物館舉辦個展「我想起了你」; 2016 年參與聯展「烏托邦·異托邦 — 烏鎮國際當代藝術邀請展」; 2015 年於台北歷史博物館舉辦個展「完美的旅程」。作品亦被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波士頓美術館、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紐約布魯克林美術館、香港 M+ 美術館、中國美術館、希克 Sigg Collection 等收藏。 策展人|巫鴻 展覽總監|王紹強 展覽統籌|邵珊,胡銳韜 項目負責|林薇,陳建今...繼續 -
紐約婓列茲藝術博覽會 2020
Galleries 6 - 15 May 2020參展藝術家 張宏圖、蘇笑柏、姚瑞中、彭薇、蘇孟鴻 在衝擊全球的防疫風雨之中,藝術界迎來首屆「Frieze New York」線上藝術博覽會。作為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指標的「Frieze Art Fair」,為初次登場的「Frieze Viewing Room: Frieze New York Edition」策劃了豐富的在線企劃,並結合 AR 擴增實境作品預覽及 24 小時 VIP 諮詢服務,期能攜手各國頂尖畫廊為收藏族群打造完善的線上展會體驗。耿畫廊身為唯一與會的台灣畫廊,將於線上展廳單元帶來當代華人藝術家集錦,精選推薦張宏圖、蘇笑柏、姚瑞中、彭薇、蘇孟鴻等人作品予各國藏家,呈現五位創作者對東方精神的深邃反思,於美學經典中淬煉橫跨文化語境的藝術成就。 同時,耿畫廊更以台灣藝術家姚瑞中、蘇孟鴻版畫作品響應展會推出的慈善計劃「Frieze Charity Viewing Room」,銷售所得將捐予獨立國際醫療人道救援組織「無國界醫生」。誠摯邀請各界收藏者共襄盛舉,讓台灣對全球防疫的援助得以由藝術典藏輻射出不同光譜。 而在展會與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附屬研究圖書館「Thomas J....繼續 -
藝識流淌
薛保瑕 、彭薇 18 April - 18 October 2020薛保瑕 以及 彭薇 參展的「 藝識流淌 」,於 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開展,特別感謝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分享精彩的展場照。 今個春夏,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於4月18日至10月18日舉辦「藝識流淌」(The Consciousness Flows Within),展覽由藝術總監李梅齡女士發起、美術館新任館長翁淑英女士策劃。「藝識流淌」中的「藝識」是指「藝術」與「意識」,展覽以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提出的心理動力論作為策展的概念,展出14位來自國內、外女性藝術家共48件作品,當中包括:袁旃(1941-)、李重重(1942-)、張淑芬(1944-)、陳張莉(1944-)、賴純純(1953-)、薛保瑕(1956-)、郭思敏(1964-)、安聖惠(1968-)、于一蘭(1971-,馬來西亞)、梁慧圭(1971-, 韓國)、塩田千春(1972-,日本)、彭薇(1974-,中國)、何采柔(1983-)、廖祈羽(1986-)等。 這次的展覽將以兩兩成對的方式展示參展藝術家與其作品,整個展場劃分為六個不同的單元:行流散徙、沿流溯源、鋒發韻流、放任自流、浮翠流丹及流風餘韻。單元主題選取自經典文本中帶有「流動」意思的字詞,再輔以心理學中的「本我」、「自 我」與「超我」的理論與角度去探討每一位女性藝術家在作品背後的創作理念以及在三種意識型態下的流動與轉移,為藝術家及其作品帶來全新的詮釋空間。 「藝識」的流淌並沒有特定的標準與方向。展覽不意在為觀眾提供創作意識中的答案,而是希望透過這次的展覽,觀眾可以觀察出女性創作者如何突破、扭轉或融合因其性別身分而承受來自傳統觀念、約定俗成的限制,彙整成為個人獨特且無可替代的創作風格,呈現出作品多姿多彩的面貌。 策展人 翁淑英 參展藝術家 袁旃、李重重、張淑芬、陳張莉、賴純純、薛保瑕、郭思敏、安聖惠、于一蘭、梁慧圭、塩田千春、彭薇、何采柔、廖祈羽繼續 -
杜塞道夫國際藝術博覽會 2019
15 - 17 November 2019展位 B01 參展藝術家 蘇笑柏、彭薇、何采柔、陳敬元繼續 -
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 2019
7 - 10 November 2019展位 C01 參展藝術家 薛保瑕、姚瑞中、彭薇、蘇孟鴻繼續 -
藝覽北京 2019
1 - 2 June 2019 -
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 2019
藝廊薈萃、策展角落、與巴塞爾藝術展對話 29 - 31 March 2019 -
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 2018
9 - 11 November 2018 -
藝覽北京 2018
17 - 20 May 2018 -
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 2018
藝廊薈萃、策展角落 29 March - 31 May 2018 -
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 2017
8 - 12 November 2017 -
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 2017
藝廊薈萃、策展角落 23 - 25 March 2017 -
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 2016
11 - 13 November 2016 -
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 2016
藝廊薈萃 22 - 26 March 2016 -
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 2015
19 - 22 November 2015 -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2015
30 October - 2 November 2015 -
藝術登陸新加坡 2015
22 - 25 January 2015 -
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 2014
12 - 16 November 2014 -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2014
30 October - 3 November 2014 -
藝術登陸新加坡 2014
Art Stage, Taiwan Platform 16 - 19 January 2014 -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2013
8 - 11 November 2013 -
藝術北京當代藝術博覽會 2013
30 April - 3 May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