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茲倫敦藝術博覽會 2021 : 主畫廊單元

13 - 17 October 2021 
「文化共軛效應 — 東方當代抽象流變」

展位|D16

參展藝術家|吳大羽、蘇笑柏、蔣友梅、蘇孟鴻

貴賓預展|2021.10.13  11:00-19:00, 2021.10.14 11:00-13:00

私人預展|2021.10.14  13:00-19:00

公眾開放|2021.10.15-10.16  每日 11:00-19:00,

                       2021.10.17  11:00-18:00     

 

 

歷經防疫風雨,當代藝術頂尖博覽會——弗里茲倫敦藝術博覽會將於2021年10月正式回歸。在展會精選而出的全球頂尖畫廊中,耿畫廊榮幸地成為本次展會少數於主展區與會的華人畫廊。本次於弗里茲倫敦的首度亮相,耿畫廊將為各位帶來華人抽象之父吳大羽、旅德當代抽象大師蘇笑柏、旅英女性藝術家蔣友梅以及台灣藝術家蘇孟鴻等四位活躍亞洲及國際的華人藝術家群集。於華人抽象繪畫自源起而至現今的流變中,為來自文化軸線彼端的西方觀眾梳理出東方抽象完整而多元的脈絡;呈現不同創作者們承續並解構傳統文化符碼的藝術探索,將觀者引入東方美學哲思與當代藝術思維所交織出的不同維度,品味那游弋自如的筆墨遊戲。       

 

 

吳大羽(1903-1988)| 

身為於1920年代第一批留學法國的藝術家,吳大羽一生致力於現代華人藝術的改革與發展。 在其於野獸派、表現主義、立體派等現代藝術流派的探索中,將現代色彩理論與形式表現導入中國書道和文人水墨畫的寫意筆法,並依據中國傳統繪畫理論「勢象、光色、韻調」三方面作結合;其融會東西方藝術哲思所提出的「勢象主義」(Dynamic Expressionism)繪畫理論,更成為其門生——趙無極、朱德群、吳冠中等華人第二代抽象繪畫巨擘所承繼的創作核心。 

吳大羽所構建的抽象藝術體系,不僅填補了中國現代美術史上一段長時間的空白,更形塑了與西方戰後抽象浪潮同步的東方體系,被稱為「華人現代主義抽象繪畫之父」。   

 

展覽精選     生平紀事

 

 

蘇笑柏(b. 1949)| 

1984年進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研修班學習,1987年獲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文化藝術獎學金,進入德國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研究生班及大師班深造,師從克拉菲克(Konrad Klapheck)、里希特(Gerhard Richter)及呂佩爾茨(Markus Lupertz)等現代藝術大師。  2002年開始,蘇笑柏以油彩、大漆、麻布及木板等材質代替油畫布,將雋刻著東方歷史及美學痕跡的傳統媒材大漆,以當代抽象語彙轉譯;應和著東方侘寂美學的材質表現,令大漆自身流露的視覺質感透出溫潤的光韻;感性而圓潤的立體邊緣,磨損龜裂的細膩紋理,似是擁有各自的歷史軸線,以介於雕塑與繪畫間創作語彙,將傳統工藝與當代藝術的對話轉陳為跨文化的當代經典。  蘇笑柏作品被廣泛收藏於國際博物館及私人收藏中。

重要展覽包括:台北耿畫廊「一池光井:蘇笑柏畫展」、(2019)兵庫縣立美術館「無時無刻─蘇笑柏展」(2018)、倫敦白立方畫廊「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2016)、台灣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大境—蘇笑柏藝術展」(2013)、德國蘭根美術館及德國國家電視二台聯合舉辦的德國巡迴展「色彩的王朝—蘇笑柏繪畫作品」(2010)、中國北京今日美術館「考工記—蘇笑柏藝術展」(2008)、中國上海美術館「大象無形—蘇笑柏藝術展」(2007)等。   

 

展覽精選     影片精選

 

 

蔣友梅(b. 1961)| 

身具中、俄、德三國血統的蔣友梅,自幼受中西多元文化的薰陶,在70年代末便赴美留學,後輾轉至英國倫敦定居。於佛理聯結認知心理學、量子物理的哲學式纏結論述,是探究蔣友梅藝術核心最簡單同時最為崎嶇的感知路徑。蔣友梅在創作過程中冥思空性,其作亦成為修心過程的一種記錄;一方面探索生命、感知和記憶之間的微妙關係,一方面也反映自己對物質聚、散、離、合之本性,以及對空性的觀照。 

蔣友梅多次於國內外舉辦展覽,重要展覽包括個展「心色之扉」,耿畫廊,台北,台灣(2018);「別有天地」,蘇富比藝術空間,香港,中國(2016);「隱密的心」,伊蓮娜舒奇娜畫廊,倫敦,英國(2015)等。作品獲亞洲與歐洲私人與公眾機構收藏。   

 

展覽精選     影片精選

 

 

蘇孟鴻(b. 1976)| 

畢業於英國倫敦藝術大學 Goldsmith 學院, 2012 年取得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博士學位。 橫跨繪畫、絹印版畫、裝置與雕塑的創作歷程,蘇孟鴻試圖將中國傳統花鳥畫變造為一種更貼近感官訴求的文化符號;讓挪用與取樣並不單是社會符碼的嘲諷與普普化,更直指背後隱含的貴族、文人品味象徵。  2019 年蘇孟鴻於個展「香‧奈‧兒」發表的繪畫系列,以香奈兒女士收藏的烏木雕漆屏風為視覺藍本,拼貼取自《芥子園畫譜》、《紅樓夢》及《金瓶梅》中的樣板圖像,將原有的花鳥、山水、人物畫稿的文本敘事抽離並碎片化,突顯繪畫自身的感官與物質性格;一幅幅去知識化的華麗視覺景象中,以曖昧的不語姿態,在虛無與華麗、唯美與媚俗、文人風雅與當代消費等視覺語彙間並置共讀,回視多重辯證下的可能新意。 

重要展歷包括:「異己國情調」(耿畫廊,台北,2021)、「香.奈.兒」(耿藝術文化基金會,台北,2019)、「帝國畫師」(耿畫廊,台北,2016)、「罌粟.金蓮.多巴胺」(耿畫廊,台北,2012)、釜山雙年展(釜山),2012)「開不到荼靡 — 以蘇孟鴻為名」(伊通公園,台北,2007);聯展經歷包括「版面.對話 — 台美版畫交流展」(紐約台灣書院,駐紐約台北文化中心,紐約,2016)、台北雙年展(2014)、「反堵:亞洲當代藝術的壅塞文化」(南坡公園藝術中心,布拉克內爾,英國,2009)、「開到荼靡」(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2003)。 

 

展覽精選     影片精選